找到相关内容3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见性成佛

    不思恶,离却一切粘著的教导手法,所以能使问者见性得悟。  《修心诀》说:“问:‘作何方便,一念回机便悟自性?’答:‘只汝自心,更作什么方便,若作方便更求解会,比如有人不见自眼,以谓无眼,更欲求见,既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039292.html
  • 吕澂:華嚴宗(下)——唐代佛家六宗學說略述之二

    依照世親「十地經論」的解釋,經文用意在對治凡愚不明白向何處去求解脫,所以特別指出解脫的關鍵所在,應當就「心」即人們意識的統一狀態所謂「阿賴耶」的部分去着眼,這並不是說由心顯現一切或隨心變現那樣的唯心,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1239961.html
  • 温金玉:天衣义怀禅法略述

    具有,不假外求,只于一念一悟,不可于外妄求。所以义怀对于禅宗大德一贯主张的否弃于言语名相中求解、于概念玄论中妄生分别情识的作法深表赞同。如有僧问:“天不能盖,地不能载,未审是什么人?&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0840403.html
  • 现代人如何学佛

    只在思维上原地打转,对持戒、修禅定、修止观,毫无兴趣,也毫无践履,佛教的疑是一种开放的科学态度,一种对疑“存而不论”的保留态度,这种疑很有助于人保持清醒,对佛教徒而言,“疑故求解,解故不疑”是一种正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4340451.html
  • 智者大师论善巧安心

    因此这种发心带着功利动机求解税实际上是发地狱心,将生火途道。(2)为眷属安乐利益而求解脱。这种人的心念念欲多眷属,如海吞流,如火梦薪,就起中品十恶,实际上是发畜生心,行血途道。(3)为名闻称欢而学修...

    高新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2340819.html
  • 浅淡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

    说:世间众生,爱阿赖耶,乐阿赖耶,欣阿赖耶,喜阿赖耶;为断如是阿赖耶故,说正法时,恭敬摄耳,住求解心,法随法行。如来出世,如是甚奇希有正法,出现世间。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功德经中,由此异门密意,已...

    慧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742668.html
  • 《宋高僧传·行满传》辨误

    求解”。考“石霜”,即潭州(今湖南长沙市浏阳县)石霜山崇胜院,此院为唐大善禅师于大中年间(847—859)开山创院,咸通中(860—874)由庆诸禅师继承法席,弘扬青原行思一学,门风很盛。如果说行满始...

    任林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3046025.html
  • 学佛纵议

    能尽1我等僧青年,务须精进求学,力求实行,解行相资,以为度世舟航。若但求解无行,则白度尚且不足,安能度人。殊难令人信仰也。佛教东流中国,千有余载,而今犹未普及,究其原因,不出三种:  一、佛教经书义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1848209.html
  • 希运禅法

    。”世人妄以世智辩聪来知解佛理,不曾想,佛之真谛恰恰被淹没于知解见闻之中。所以希运说:“我此禅宗,从上相承以来,不曾教人求知求解。”即使有时教人“学道”,也只是一种“接引之词”。道不属修,佛不可觅,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848496.html
  • 黄檗希运及其禅法

    只怕一念有,即与道隔矣。”世人妄以世智辩聪来知解佛理,不曾想,佛之真谛恰恰被淹没于知解见闻之中。所以希运说:“我此禅宗,从上相承以来,不曾教人求知求解。”即使有时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450276.html